加快发展现代设施畜牧业2030年我国畜禽养殖规模
作者:admin    发布于:2023-10-03 19:29   

  走进山东聊城市东昌府区立海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智能化数字管控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鸭舍内情况。

  “每个鸭舍配一个饲养员,自动化控光控温、上水上料,严格的疫病防治措施必不可少。”养殖场总经理陈兴立介绍。

  陈兴立说,2018年示范园建成,一年可出栏1500万只鸭子,单体养殖规模和全智能化控制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谈及设施养鸭的好处,立海集团副总经理朱斌算了笔账:“传统养殖一个棚最多养8000只鸭,立体鸭笼同样的占地面积,最少可以养3万只。设施养鸭不受天气影响,每年可以多养一批次,肉鸭存活率提高2.5个百分点。综合算下来,一个现代养鸭棚的效益是传统棚的4倍。”

  在立海集团数字一体化禽产品加工基地,全自动肉鸭加工流水线正有条不紊地工作。“下一步将加快建立产、供、销全程质量控制规范和标准,保障生鲜禽肉产品高质量。”朱斌说。

  近年来,我国畜禽规模化设施化养殖稳步发展,2021年蛋鸡肉鸡和奶牛养殖规模化率分别提高到80%和70%。全国禽蛋、肉类、奶类年产量分别达到3409万吨、8990万吨和3778万吨,其中70%由规模养殖场提供。

  一排排钢架结构牛舍里,奶牛正打盹儿。内蒙古科右前旗中博农(兴安盟)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定宏告诉记者:“牛舍温、光、水通过环控器统一控制,自动推料机、自动推粪器配合智能项圈、个体识别等信息化采集设备,实现了智慧养牛。”

  张定宏回忆:“规模养殖刚起步的时候,牧场饲养方式粗放,奶牛吃得不好,产奶量就不高,现在奶牛享受定制食谱,饮食营养科学,日均产奶量提高了27%。”

  离牛舍不远的现代化挤奶大厅内,奶牛有序走上全自动转盘式挤奶机。转盘上有专门的扫描识别卡,记录每头牛的出奶量。新鲜的牛奶通过真空管道低温存储到贮奶罐中,再通过全封闭低温安全运输车运送到工厂加工。整个过程全程封闭,保证牛奶安全。

  从“散户漫山追牛跑”到如今“规模养殖加工一体化”,牛奶产能和质量都得到大幅提升。近年来,科右前旗利用地处黄金奶源带的优势,建设了一批奶源基地,下一步将加大智慧牧场建设力度,强化奶业全链条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奶源保障能力。

  规模化设施化养殖助推畜牧业综合产能提升。《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30年建设完成260个家禽立体高效设施养殖场、200个肉牛高效集约养殖场、300个肉羊高效集约养殖场和200个现代化奶牛智慧牧场,增加肉产量150万吨以上、鸡蛋产量15万吨以上、奶类产量160万吨以上,我国的肉蛋奶供应保障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走进广西百色市田东县钱记农业循环经济500万只蛋鸡产业园,鸡舍里一排排笼架设计成了“H”型。分拣打包车间内,传送带上源源不断输送着一个个色泽鲜亮的鸡蛋。

  “蛋鸡饲料以玉米豆粕为主,科学搭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鸡舍内的环境控制系统为蛋鸡创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这些都保障了鸡蛋的产量和质量。”园区经理张金兰介绍,目前园区有产蛋鸡舍35栋,最高一栋是6层楼房,基本实现了“楼房养鸡、舍不见人、蛋不粘手、粪不落地”。

  记者注意到,这么大规模的鸡舍内,却看不到鸡粪。饲养管理员韦艳妮解释:“每隔一天就开启自动清粪机,保持鸡舍清洁,不仅蛋鸡生活舒服,我们的工作环境也干净。”

  鸡粪去哪了?张金兰带着记者前往园区的有机肥生产车间,鸡粪从鸡舍运输到这里变废为宝,年产近5万吨有机肥。肥料销售商黄天培说:“园区生产的有机肥,是很好的果园底肥,改善土质,提高水果产量,很受周边果农欢迎。”

  集约化标准化养殖模式,有力保障肉蛋奶质量安全。在田东县,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渐成气候,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炎炎夏日,在田东县皇氏奶业示范区奶牛养殖区,牛舍采用隧道通风模式,奶牛悠闲地吃料或休息,每隔8分钟还可享受喷洒淋水降温。

  “牛舍采用‘微生物+’垫料发酵床技术,对产奶牛群采用‘卧床+发酵垫料牛床+微生物菌种’的饲养模式,通过安装牛粪处理回用系统,基本实现了无排放、无污染。”皇氏田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副厂长彭豪丽介绍。

  不仅牛粪变废为宝,牧场还带动周边农民把农业生产废弃物变为“宝贝疙瘩”。田东县林逢镇林驮村村民黄大紧是牧草代收工人,他告诉记者:“我向周边农民收购甘蔗尾叶等卖给牧场,去年在一个乡镇设置了代收点,今年计划扩大到5个。”

  为加快设施农业绿色低碳转型,近日出台的《农业农村部关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指导意见》提出,传统农区突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高效设施畜牧业,建设集约化现代设施畜牧基地;推动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深入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动畜禽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

  “品种改良让牲畜涨‘身价’,去年我换养新品种西门塔尔肉牛,纯收入达到30多万元!”内蒙古扎赉特旗种畜繁育中心西胡日台嘎查犇犇养牛场里,负责人张春林正忙着给牛添青贮饲料。

  扎赉特旗农牧和科技局局长陈健介绍,旗里持续推进以提高饲草产量和牲畜良种率为重点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建设了1100亩优质牧草种子扩繁基地,建成种公牛站和蒙特牛繁育中心。目前每年改良牛达8万头,全旗肉牛良种化率达到60%,有力促进了牧民增收。

  除了改良品种,扎赉特旗大力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促进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胡尔勒镇浩斯台嘎查2万头优质肉牛生态项目建设工地里,工人正热火朝天地施工。“等11月底项目竣工后,第一批将购进1万头优质西门塔尔公牛犊进行集中育肥,可使68万亩草原得以休养生息。”项目负责人郞永涛介绍。

  “我们全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以草畜平衡为前提的现代草原生态牧场4个,建成肉牛标准化育肥场30个、肉牛养殖专业村小规模养殖场7个。”陈健说。

  为了让更多农牧民分享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好处,扎赉特旗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模式,采取“村企互利”“代养分红”“联户合租合养”等方式,带动家庭农牧场和种养殖户增收。

  “把肉牛送到育肥基地舍饲,集中科学养殖,既降低了牧民分散养殖的风险,也能更好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巴彦扎拉嘎乡七家子村千头牛牧场负责人黄润乔说,牧场现在养育肥牛1020头,全部选购本乡附近牧户400斤左右的优质西门塔尔公牛犊进行集中育肥,仅小牛回收一项,每年就为周边牧户增收约100万元。

  广袤乡村,一批批规模养殖场、养殖专业村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农牧民转变生产方式,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方式逐年增多,去年我国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1.5%,养殖业稳步提质增效。

  《规划》提出,到2030年全国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83%以上,主要畜禽大规模养殖场基本实现全程设施化,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供应保障能力明显提升,抵御市场、疫病等风险能力显著提高。

Copyright © 2022 太阳GG注册版权所有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